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2 引言 本报告为安永大中华区第十六份中国上市银行年 •盛京银行(盛京,h) •江西银行(江西,h) 度分析报告,旨在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业务发展 •哈尔滨银行(哈尔滨,h)•九江银行(九江,h) 情况、经营模式及监管环境的观察,展望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年度报告涵盖了截至2023年4月30日已发布2022年度报告的58家上市银行,包括15家a h股、27家a股及16家h股上市银行,其总资产和净利润分别占中国全部商业银行的83%和93%。 6家大型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工行,a h) •中国建设银行(建行,a h) •中国农业银行(农行,a h) •杭州银行(杭州,a) •贵阳银行(贵阳,a) •郑州银行(郑州,a h) •天津银行(天津,h) •成都银行(成都,a) •中原银行(中原,h) •重庆银行(重庆,a h) •甘肃银行(甘肃,h) •青岛银行(青岛,a h) •长沙银行(长沙,a) •西安银行(西安,a) •泸州银行(泸州,h) •晋商银行(晋商,h) •苏州银行(苏州,a) •贵州银行(贵州,h) •威海银行(威海,h) •厦门银行(厦门,a) •齐鲁银行(齐鲁,a) •兰州银行(兰州,a) •中国银行(中行,a h) •交通银行(交行,a h)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储,a h) 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招商银行(招商,a h) •兴业银行(兴业,a)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a) •中国民生银行(民生,a h) •中信银行(中信,a h) •中国光大银行(光大,a h) •平安银行(平安,a) •华夏银行(华夏,a) •渤海银行(渤海,h) •浙商银行(浙商,a h) 29家城市商业银行 •北京银行(北京,a) •上海银行(上海,a) •江苏银行(江苏,a) •宁波银行(宁波,a) •南京银行(南京,a) •徽商银行(徽商,h) *锦州银行尚未发布2022年度报告,因此未包含在内。 13家农村商业银行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商,a h)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商,h) •紫金农村商业银行(紫金农商,a) •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商,a) •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无锡农商,a)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商,a)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商,a) •苏州农村商业银行(苏州农商,a)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九台农商,h)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商,a)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商,a)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商,h) •瑞丰农村商业银行(瑞丰农商,a) 本报告的数据资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上述银行公布的年度报告。除16家h股上市银行数据源于其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外,其他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均摘自各银行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报告。在比较时,我们对部分数据的分类口径进行了适当调整,以使数据更具可比性。部分银行的数据经重述,本报告所引用的数据为重述后数据。本报告中提及的上市银行各项指标的平均数,除特别说明以外,均为加权平均数。 01/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1 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1 2 目录 综述:上市银行的价值创造之道03 01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06 02助力稳经济大盘支持高质量发展24 03零售转型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38 04担当负责任银行创造社会价值58 05防控风险筑牢价值创造安全屏障72 06深化数字化转型为价值创造赋能86 07展望96 附录:欧美主要银行经营指标比较100 综述: 上市银行的价值创造之道 2022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地缘冲突加剧,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流动性快速收紧,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3%的正向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回望过去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上市银行的整体业绩受环境的影响也经历了起伏波动。应对挑战,多家上市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提出了坚持长期主义,聚焦“价值创造”,为股东、客户、社会创造稳定可靠的价值回报,从而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股东创造价值。58家上市银行2022年度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60,879.65亿元,同比增长0.79%,增幅较2021年度的7.70%下降了6.9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人民币21,363.11亿元,同比增长7.10%,增幅较2021年度的12.05%下降了4.95个百分点。上市银行盈收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响应国家号召,让利实体经济导致利息净收入增速放缓,以及资本市场震荡、汇率波动导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下降所致。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上市银行仍然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为股东创造价值回报,实属不易。但另一方面,gdp增速放缓也确实对上市银行盈利带来持续压力,2022年度,上市银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9.84%和0.73%,较2021年度下降0.16和0.01百分点。 为客户创造价值。上市银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公业务方面,上市银行持续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投商行一体化的综合化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解决方案匹配客户的融资、结算、财务顾问等全方位需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2022年末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较2021年增长18.09%。减费让利主动压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与客户共同成长。2022年度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4.40%,较2021年下降0.13个百分点。零售业务方面,上市银行深耕财富管理,聚焦个人客户核心金融需求,构建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支付结算等新生态,推动个人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让“共同富裕”不止于期待。2022年新批准开业理财公司5家,已开业理财公司增至30家。已披露具体数据的21家理财公司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36亿元。虽然受净值波动影响,理财产品规模所有下降,但是净利润绝对金额及增速均有所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01/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3 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3 为社会创造价值。2022年上市银行贯彻中央稳经济一系列决策部署,抓好逆周期信贷投放,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信贷资产保持较高增速,最近5年增速均超过11%。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将更多资源配置到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和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制造业、普惠、绿色等领域贷款高速增长。2022年有4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情况,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162,939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45.02%。有 49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2年末普惠型贷款情况,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141,047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28.69%。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上市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关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将esg理念与银行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相融合,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促进实体经济碳中和,成为“负责任”银行。截至目前共有15家上市银行成为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签署机构。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坚持价值创造的长期主义,通过加强风险防控,筑牢价值创造的安全屏障;深化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赋能价值创造并提高产出效能;转变业务模式,为价值创造注入新动能;重视人才培养,与员工彼此成就,夯实价值创造根基。 加强风险防控,筑牢价值创造的安全屏障。2022年上市银行持续强化对重要风险 类型和重点风险领域的预判、监测和分析,资产质量经受住了内外部超预期因素的压力测试。2022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20,109.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512.74亿元,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末的1.37%下降至1.33%。尽管房地产行业和部分个人贷款的风险有所暴露,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行业贷款加权平均不良率由2021年末的2.30%上升至2022年末的3.56%,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贷款率由2021年末的0.32%上升至2022年末的0.45%,但上市银行通过持续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总体不良贷款率实现稳中有降。2022年末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37.72%,较2021年末上升3.7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市银行积极通过内外部渠道补充资本,资本充足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末全部上市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5.80%,较2021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赋能价值创造。随着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2022年上市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关注开始从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变。有24家上市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额,合计人民币1,850.69亿元。上市银行在保持金融科技建设投入规模、不断夯实科技基础的同时,在组织管理层面启动敏捷化变革,加强总分联动,业技融合,提升科技对业务的响应速度;在技术层面深化云平台建设和数据应用,推动前中后台业务的精准决策、资源的合理优配,提高价值创造的能效,将成本收入比维持在合理水平。2022年度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0.70%,较2021年度略有上升。 4 01/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人才是银行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上市银行不断加快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围绕重点领域精准引入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创新人才,持续打造适合新时代金融发展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在价值创造中与员工共同成长,彼此成就,为创新发展夯实根基。2022年有27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员数量,相关科技人员合计超13.4万人。根据最近三年均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员数量的19家上市银行数据计算,人员增幅从2021年度的8.92%提高到2022年度12.13%,科技人员数量占比持续上升,从 2021年的5.15%上升至2022年的5.68%。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加速融合,在生态层面,上市银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合作,内建平台,外接场景,依托场景生态建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的广度和深度。但是银行发展场景金融之路并不平坦,过程中也或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上市银行需要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和技术能力,采取差异化、专业化和本地化的策略,选择具有特色的场景进行深耕;同时还需全面加强尊龙凯时网址的合作伙伴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建设,在主动经营风险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客户黏性。 忻怡 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 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 推进业务模式转型,为价值创造注入新动能。2022年上市银行持续推进零售业务转型,零售业务营业收入进一步攀升,但利润贡献度有所下降。2022年度上市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5.61%,较2021年度提升2.27百分点,相对公司业务的领先优势由2021年度的2.65个百分点扩大到4.81个百分点;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整体税前利润的比重为45.34%,较2021年度下降0.80个百分点。伴随竞争白热化,获客成本压力增大,零售业务转型步入从“增量为主”转为“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新阶段。上市银行需根据自身禀赋,持续深 入推进业务转型,不断为价值创造注入新的增长动能。大型银行可以发挥基金、保险、租赁、投行、理财等综合化牌照优势,从产品和投资两端共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利用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特色领域实现突破;而城农商行可以深耕区域发展,依据地缘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有温度的服务。与此同时,上市银行还需不断提升客户端、产品端和风控端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应对市场竞争及监管压力。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