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 低短路比场景下 新能源场站构网/跟网变流器容量配比估算 辛焕海博士教授 邮箱:xinhh@ziu.edu.cn 尊龙凯时网址主页:http://person.zju.edu.cn/eexinhh 研究方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 http://ee.zju.edu.cn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多场站配比问题及挑战三、多场站配比估算方法四、配比典型结果与验证五、结论与展望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1新能源接入系统存在稳定问题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举措,新能源消纳必须有与其容量相匹配的系统强度。国内外发生了多起因系统强度不足导致的电网安全稳定事故,如新疆哈密振荡事故、南澳大停电事故等。系统强度低是制约风光等新能源消纳的核心瓶颈 系统强度低引发的安全稳定事故 接入容量小事件后果 电气距离近,系统强度高新疆哈密切除风电百余次,引发 接入容量大,电气距离远 新疆哈密次同步振荡 大型特高压直流停运风险 2016年南澳洲大停电 k7振荡事故(新能源富集地区与主网失步) 9;46;09:46;109:46:209:46;309:46;409;46;509;47;00 时间 更高占比下将面临青海新能源送出受限 重大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 全年弃电超40亿千瓦时 支撑弱系统强度低更严重的事故风险! (6000万人1个月用电量) 1.2系统强度需求:电网导则要求 导则》、cigre、iec、aemo以及ieee等组织均对短路比和系统强度制定技术规范。 送受端系统的直流短路比、多馈入直流短路比以及 12,29.02 民共和国国g家b标准 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应达到合理的水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connectionofwindfarmstoweakacnetworks bseniec62934:2021 nerc systemstrengthimpact assessmentguidelines eeesa workinggroup b4.62 integratinginverter basedresourcesinto ieeestandardforinterconnectionand lowshortcircuitinteroperabilityofinverter-based strengthsystemsresources(ibrs)interconnectingwith associatedtransmissionelectric december2017powersystems december2016 1.2电网短路比指标:稳定性关键因素 ■电网短路比scr:电网强度指标,描述电网特性,反映电网对并网设备的电压支撑能力 ■装备临界短路比:设备耐受指标,临界稳定时电网的短路比,装备对弱电网的耐受能力 z 新能源电网 ?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与scr的显函数关系 等价变形 单机系统短路比 以装备容量为基值的导纳标幺值及灵敏度 scr? a(s)scr b(s)=0 其中, s=@(scr) scr 1 ssc scr=cscr sbau0,l装备临界短路比cscr:re(s)=β(scr)=0 基于短路比的稳定判据scr>cscr短路比越小,系统越不稳定 1.2电网短路比指标:稳定性关键因素 系统强度低,装备间及其与交流电网间的耦合强,振荡/过电压方面的稳定风险增加 案例:某地风机接入过多,系统强度下降,并网机组n=390台时振荡(71hz/29hz) fundamontal(60h2):1019,thd=3.98% 仿真并网点 *=197 0.8 2db-4db -6db 电压fft0.6 0.4-10/gb 0.220/db line=1.25 (2h)asunbo) fftanaby fundamental(50h2)68.8,thd-14.99% 0.2 b a 不稳定区域 imaginaryaxis 0.4 仿真入网稳定区域 0.6 电流fft 0.8 00.51.522.5 realaxis 现场电气量基于广义阻抗的失稳分析 6 1.2装备临界短路比指标:稳定性关键因素 装备临界短路比物理意义:单装备/场站所需要的电网最小短路比,跟网型装备对低短 路比电网的耐受能力(电网灵敏度太大,失稳),典型值1.3~2.2,工程上cscr~1.5 单机并网装备测试 过电压约束小扰动稳定约束潮流解存在性约束 小干扰失稳/ 1.5 (仿真法、实验法)空昔分岔 0.0 新能源.0静态电压稳定/ z电网转结点分盆 .2 pcc点 .21.92.0 短路比scr 4 短路比scr scr≥1.5scr≥1.5scr≥1.0 改变z一cscr改进设备控制性能源网协调的约束运行的前提 来保证通过规则来保证网络规划来保证 周璃涵,辛焕海,翰平.基于广义短路比的多馈入系统强度量化原理与方法:回顾、探讨与展望[].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10):3794-3811. 1.3构网装备的强度提升机理:电压源特性 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常见风光新能源等电力电子设备,依赖电网电压的锁相环型矢量 控制,无功刚性强,电压✯撑能力较弱 构网型电力电子装备:逐渐兴起,热门的构网型储能、构网型风机、光伏;不依赖电网 主动建立电压,能量来源有限可控、电压源特性、无功随电压变化,✯撑能力较强 外特性近似 锁相环为电流源 i20 pcc电压波动 vabevsabe 电流控制 1大,威胁设备 构网装备 gfm控制avr 同步机 外特性近似 电压控制为电压源电压 电压源-内电抗等值 pcc电压波动✯撑 vze小,镇定电网leq 虚拟同步控制等值内阻小,电压✯撑 1.3构网装备的强度提升机理:短路比增加 构网容量需求:电压源外特性将短路比提升至理想值所需容量(降低电压对电流灵敏度) 短路比再认识:稳定视角下短路比初心是反映灵敏度(突破短路电流思维:低短路电流电力 电子设备为电网强度提供高✯撑 容量sgfl=1 变压器阻抗xt 未配置构网设备配置构网设备 1 跟网型变流器电网阻抗x scr. x. x scr,= x x,1/(x,/sgfm) 容量sgfm 提升至scr所需比例 从灵敏度角度认识短路比内 涵,突破短路电流思维 构网型变流器混连系统1 等值阻抗xi/sgfmscr-1scr, 单机系统估算简单,多场站/多馈入系统接入场景超级复杂 1.3构网装备的缺陷:暂态下容易失稳 潜在优势:构网装备在小扰动下起到电压源作用,对电压✯撑作用强,对振荡抑制有利固有缺陷:构网装备在大扰动下容易同步失稳,电力电子的电流限幅特性加重失稳风险月盈则亏:多构网装备的暂态稳定问题由于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接入设备过多未必有益 构网装备 gfm控制 vabc 4p 旧的减速面积 1.非饱和虚拟功角曲线 ★电压源特性2.饱和虚拟功角曲线 p 有功功率阶跃 p新的减速面积p 同步机 avr sabc电流源特性 故障下 p, 能拟功角失稳 a 构网装备虚拟功角曲线虚拟功角失步 10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多场站配比问题及挑战三、多场站配比估算方法四、配比典型结果与验证五、结论与展望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 2.1构网-跟网设备配比问题 配比问题:新能源场站均配备构网装备,满足短路比工程需求的占比及其规律是什么?候选装备:构网储能、构网svg、构网风机和光伏等,模拟同步机电压源特性的装备 i交流电网无穷大母线1场站均配置构网装备以 风电场1提高系统强度 风电场2无穷大母线 i690v35kv220kv 风电场i风电场j 跟网设备 勾网设备容量690v35kv s风电场总容量构网设备风电场j 12 2.2低压构网装备配置方案 方案1:在220kv母线上额外加装构网装备,如构网型储能和构网型svg; 方案2:在35kv母线上额外加装构网装备,如构网型储能和构网型svg; 方案3:风/光机组部分改造为构网控制,如采用风电控制成电压源虚拟机。 8 !690v35kv220kv690v35kv690v35kv 跟网设备 6 90v35kv 跟网设备 自自 690v 跟网设备 690v 构网设备风电场j构网设备风电场j构网设备风电场j 在220kv母线加装构网设备在35kv母线加装构网设备改造部分风机为构网控制 13 2.3配比问题挑战 挑战1:设备-电网间交互作用复杂,跟网设备和构网装备强异构,系统强度难以解析 挑战2:构网-跟网设备配比和系统强度关系难以解析,求解系统稳定裕度的配比困难 耦合加剧 挑战1:系统强度难以解析 ①装备间交互作用复杂,指标难找 ②设备具有强异构性,指标临界值多变 挑战2:配比值和系统强度关系难以解析 ①稳定裕度约束的配比估算问题难求解 强异构基于特殊案例的结果难以指导实践 14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多场站配比问题及挑战三、多场站配比估算方法四、配比典型结果与验证五、结论与展望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 3.1多场站配比估算思路 步骤1:系统强度与短路比的解析。设备特性和电网特性共同决定系统强度,反映稳定性的特征方程由设备和网络传递函数矩阵构成 步骤2:短路比与容量配比的解析。配比影响对地等值阻抗和强度,解析联系找答案 设备侧(区域a)电网侧(区域b)建模 分析 β(s) )ab) g.(s) s=( -α(s)b(sg 网络传递函数知阵设备传递函数矩阵 λb,i(y)=;×sb;×const改变系统强度 构网配比(1,.….,n)构网装备等值导纳矩阵提升系统稳定性 对角矩阵,与配比成比例 16 3.2基于广义短路比的系统强度量化方法 强度量化基础:1)新能源多场站系统可近似分解为多个单馈入子系统;2)基于最容易 失稳的等效子系统,定义出电网厂义短路比gscr和装备临界短路比:3)计算电网厂 义短路比和装备临界短路比,形成基于广义短路比的量化方法和稳定判据 多场站可解耦规律广义短路比方法系统强度量化方法 江年片区广义短路比(网络和装备容量相关)装备 gscr(sb,b)=min(s=b) 装备耐受度电网 scro计算分离 电网强度 gscr计算 steh 模态解耦稳定性等价 =mino(s=1/2bs-=1/2 装备临界短路比(与装备参数相关) 系统强度/稳定裕度量化 最弱子系统 scr 控制参数 强度/稳定判据 广义短路比scr2e.‘交流电网 yibr(s) scr(kpr) scr(ymr(s) 3.2基于广义短路比的系统强度量化方法 电网广义短路比物理意义:多端口交流电网的电压/电流(或电压/无功)最大灵敏度 反映装备群中心到等效电网中心的电气距离 sgaa(s) au1,(s) 开环电网侧 物理意义 au4(s)电压向量综合长度 网步机 gscr 0max vssau ... ssnautl vss .. sna au sma(s)ausx(s) 6 au6w(s) 烫荷电流向量综合长度 多维电压对电流扰动的宽频最大放大倍数 gscr越大,网络电压/电流灵敏度越小,网络接越强 周璃涵,辛焕海,翰平.基于广义短路比的多馈入系统强度量化原理与方法:回顾、探讨与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10):3794-3811. 18 3.2基于广义短路比的系统强度量化方法 装备临界短路比物理意义:单装备/场站所需要的电网最小短路比,跟网型装备对低短 路比电网的耐受能力(电网灵敏度太大,失稳),典型值1.2~2.5,工程上cscr~1.5 单机并网装备测试 过电压约束小扰动稳定约束潮流解存在性约束 小干扰失稳/ 1.5 (仿真法、实验法)空昔分岔 0.0 新能源.0静态电压稳定/ z电网转结点分盆 yy .2 pcc点 .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