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周观点: 博通ai营收超预期,ai眼镜多点开花。ai云端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博通fy24ai营收达到122亿美元,较fy23的 38亿美元实现220的增长,公司fy24网络端收入达到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ai网络收入占比76,同比 增长158。公司预计fy27公司ai网络和aiasic的sam可以达到600900亿美元。公司下一代xpu将采用3nm制程,预估将在25h2对客户发货,公司目前已经有三家asic客户。台积电11月合并营收27605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40。2024年111月累计营收同比增长318,其中ai相关大幅增长,预计2024年ai服务器芯片相关营收增长三倍以上。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英伟达blackwell及gb200服务器需求强劲,产业链正在积极拉货,覆铜板pcb供应链持续接到大单。我们认为,英伟达blackwell及gb200服务器供不应求,csp加速asic量产,显示ai算力仍然强劲。同时以太网在ai应用趋势愈发明显。我们继续看好ai算力及ai以太网受益产业链。近期,ai落地应用多点开花,字节豆包发布ai耳机和显眼包ai玩具、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looktech发布ai智能眼镜、fiil发布ai耳机、rokid发布glassesar眼镜新品等,三星、小米等头部厂商25年也将在ai智能眼镜发力,推出重磅产品。我们认为,ai云端算力需求持续旺盛,ai端侧应用正在加速,有望给智能眼镜、tws耳机、可穿戴及手机pc等硬件产品带来创新和新的机遇,近期多家厂商发布智能眼镜,2025年智能眼镜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2026年有望迎来大幅增长。继续看好苹果链、ai智能眼镜、ai驱动及自主可控产业链。 细分赛道:1半导体代工:明年全球cowos产能需求将增长113台积电月产能将增至65万片晶圆。2)工业、汽 车、安防、消费电子:根据canalys,2024年q3全球pc出货量达6640万台,同增1,预计2024年aipc销量达 5000万台。2024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增5,预计2024年ai手机渗透率为16。2024年q2全球智能音频出货量达11亿部、同增11。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复苏。9月9日苹果发布iphone16系列、全系采用a18芯片,appleintelligence系统逐步上线升级,有助于带动新一波换机周期。根据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28万辆。预计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93万辆,同增396。3)pcb:从pcb产业链11月最新数据来看,整个行业景气度有所放缓,从上游到下游同环比增幅都有所下降,而按照传统淡旺季分配来讲,q3应为旺季、环比淡季q2应该景气度更高,目前来看整个三季度旺季呈现出景气度承压状态,根据我们产业链跟踪,主要原因来自于家电、消费类需求增长放缓,整机库存攀高,q3整个行业进入缓慢修整状态、q4仍然延续,我们认为后续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跟踪才能够判断。4)元件:国产替代加速,ai带动被动元件产品升级。5)ic设计:我们认为ai端侧应用在芯片领域增加最为明显的将是算力和存储,未来端侧将增加运算功能,那么也将增加在端侧的存储数据量,对应存储芯片容量也将开启升级。 投资建议与估值 苹果se4有望明年3月发布,苹果链核心受益公司明年q1业绩有望高增长,英伟达blackwell及gb200服务器需求 强劲,覆铜板pcb供应链持续接到大单,业绩有望在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迎来高增长。我们认为ai端侧应用正在加速,有望给智能眼镜、tws耳机、可穿戴及手机pc等硬件产品带来创新和新的机遇。继续看好苹果链、ai智能眼镜、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一、细分板块观点 11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需求向好,ai边端未来可期 1)消费电子:根据canalys,2024年q3全球pc出货量达6640万台,同增1,预计2024年aipc销量达5000万台。2024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增5,预计2024年ai手机渗透率为16。2024年q2全球智能音频出货量达 11亿部、同增11。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复苏。9月9日苹果发布iphone16系列、全系采用a18芯片,a18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纳米工艺制程(n3e)、相比a16提升30速度,能耗降低30,a18芯片配备了5核gpu,相比a16bionic芯片,性能提升了40,并且功耗降低了35。叠加appleintelligence系统逐步上线升级,首批appleintelligence功能10月上线美国英语版,12月拓展至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南非、英国,明年逐步上线中国、法国、日本、西班牙,有助于带动新一波换机周期。ai眼镜销量超预期,我们估算2024年q2metarayban出货量或达50万台,年化销量达200万台。预计未来伴随更多ai手终端,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向好,建议关注品牌公司(苹果、小米集团、传音控股、联想集团)、手机供应链(立讯精密、鹏鼎控股等)、pc供应链(珠海冠宇)、xr供应链(歌尔股份、龙旗技术、水晶光电)。 2)汽车:关注智能化电动化。根据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28万辆、同比增长52。预计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93万辆,同增396。特斯拉于10月发布robotaxi,有望加速智能驾驶进程。建议积极关注智能化(电连技术、永新光学、京东方精电、舜宇光学科技、宇瞳光学、联创电子、水晶光电)。电动化(瑞可达、永贵电器、维峰电子、法拉电子、中熔电气)等标的。 3)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中最昂贵、最关键、国产化率最低的环节。光学系统是光刻机的核心,光刻机制程越小,对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越高,目前仅有少数公司(德国蔡司、日本佳能、尼康)具备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供应能力。伴随美国制裁加剧,建议积极关注光刻机光学公司(晶方科技、茂莱光学、福晶科技、腾晶科技、炬光科技等企业)。 12pcb:11月景气度有所放缓,传统旺季不旺 从pcb产业链11月最新数据来看,整个行业景气度有所放缓,从上游到下游同环比增幅都有所下降,而按照传统淡旺季分配来讲,q3应为旺季、环比淡季q2应该景气度更高,目前来看整个三季度旺季呈现出景气度承压状态,根据我们产业链跟踪,主要原因来自于家电、消费类需求增长放缓,整机库存攀高,q3整个行业进入缓慢修整状态、q4仍然延续,我们认为后续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跟踪才能够判断。 图表1: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2: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15 10 5 0 5 10 15 20 台系铜箔月度营收yoy台系铜箔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3:台系电子玻纤布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4:台系电子玻纤布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台系玻纤布月度营收yoy台系玻纤布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5: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6: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台系ccl月度营收yoy 台系ccl月度营收mom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7: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8: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台系pcb月度营收mom 台系pcb月度营收yoy 15 10 5 0 5 10 15 30 20 10 0 10 20 3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13元件:被动元件国产替代加速,lcd面板价格有望启动涨价 1)被动元件:国产替代加速,ai带动被动元件产品升级 本轮周期已经历完估值修复(22q3q4)、重资产底部反转稼动率恢复带来盈利改善(2023q2q3)的阶段,后续周期弹性表现取决于下游各个应用领域需求情况。被动环节目前全产业链低库存健康水位、交货节奏以短单调货需求为主、稼动率综合在七八成、历史低价水平,下行空间小,2025年预计将伴随着需求稳健好转,景气度持续向上,有基本面业绩支撑,增长斜率取决于宏观情况。需求端,展望2025,ai服务器、端侧需求旺盛,传统手机、笔电旺季订单相对保守,车载高景气度持续且价格情况改善,家电、工业预计平稳增长。 看好国产替代加速ai带带来的升级。2022年起需求较弱的背景下大陆企业国产替代进程放缓,稼动率恢复后迎来国产替代明显加速、个股阿尔法强弱分化(2024年体现明显)阶段。产品升级方面,之前5g升级、alot升级、电动车发展带来的产品升级及估值拉动,本轮主要为ai带动的用量增加、产品性能升级。 大尺寸电容方面,2023年由于新能源产业链去库降本的传导,消费、工业需求一般,铝电解电容、薄膜电容均承担了较大的价格压力,2024年汽车需求改善,薄膜电容价格走势已企稳,24q3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叠加大陆厂商国产替代加速,薄膜电容龙头公司业绩改善明显。目前光储产业链已到了去库尾声,价格已到底部,后续降价幅度可控,需求端,新能源应用尤其光储q4略有改善,消费、工业类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持续,大尺寸电容公司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2)面板 lcd:补贴政策带动销量增长,lcd面板价格有望启动涨价 根据trendforce,12月上旬面板报价稳定,家电补贴政策带动超大尺寸tv销量增长明显,面板厂12月稼动率提升明显,淡季不淡,1011月tv面板全尺寸止跌,以目前的稼动率、需求情况来看,后续有望启动涨价,预计面板厂将根据需求进一步调整q1稼动率水平。建议关注京东方a、tcl科技。 oled:看好上游国产化机会 国内oled产能释放、高世代线规划带动上游设备材料厂商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加速。86代线单线有机发光材料用量远高于6代线。有机发光材料技术壁垒高、海外专利垄断,设备端蒸镀机、掩膜版美日企业主导,国内供应商正在加 速面板厂导入验证,目前86代线面板厂规划即三星、lg、京东方、维信诺,大陆话语权增强也在加速上游国产化进程。国内厂商加速下游面板厂配套合作、导入验证,建议关注奥来德、莱特光电、京东方a、维信诺。 14ic设计:看好端侧ai爆发,利基存储容量升级在即 字节豆包发布ai耳机和显眼包ai玩具、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looktech发布ai智能眼镜、fiil发布ai耳机、rokid发布glassesar眼镜新品等,根据财联社报道,三星、小米等头部厂商有望在25年推出智能终端产品。 我们认为ai端侧应用在芯片领域增加最为明显的将是算力和存储,未来端侧将增加运算功能,那么也将增加在端侧的存储数据量,对应存储芯片容量也将开启升级。我们也看好ai在端侧的落地来重塑现有的iot以及消费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电脑、可穿戴以及各种iot设备,引入ai功能后能够刺激换机需求,进而带动硬件产业链升级和刺激换机需求。从而增加对norflash、slcnand、利基dram等存储的整体需求。 norflash产品受前面两年内卷后,目前价格已平稳,格局逐步改善;利基dram,大厂专注ddr5和hbm高端市场,已在加速退出,我们预计明年上半年库存消化完将出现较大缺口,价格有望迎来上涨。看好利基存储厂商兆易创新、普冉股份、恒烁股份、东芯股份;模组厂佰维存储、江波龙、朗科科技、香农芯创等 15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观点:产业链逆全球化,自主可控逻辑加强 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观点:半导体产业链逆全球化,美日荷政府相继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为国产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