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电池辊压装备,公司业绩呈高增长态势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产品为各类新能源电池的极片辊压机设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辊压机收入占比达92%,业务覆盖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实际控制人付建新、穆吉峰和耿建华合计持有公司28.86%股权,其中付建新任公司董事长职位。 受益国内锂电产业快速发展,近年公司业绩高增。2022与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25%、25.0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4.60%、9.3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96%,2024全年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近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趋于稳定;费用率控制效果良好,整体呈下降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费用率仅为5.27%。 锂电辊压需求持续增长,干法电极与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主流技术 国内锂电企业布局加快,辊压设备市场将持续扩大。国内锂电产能加速建设,预计2025年我国锂电池产能将达2,900gwh,2021-2025ecagr达59.33%,届时对应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元。辊压作为锂电池生产前段的重要制程,影响电池容量、循环、安全等性能,预计2025年我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将增长至60亿元,2019-2025ecagr达39.05%,需求端维持较高增速。 湿法工艺向干法变革,自支撑膜制造设备打开全新市场空间。电极制作可采用湿法和干法工艺,目前行业多采用湿法涂浆方式制作电极,近年干法工艺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湿法电极工艺,干法工艺取消了涂布、烘干、溶剂回收设备,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增加了自支撑膜制造设备,通过将粘结剂纤维化增强电极均匀性与电池稳定性;提高了对辊压设备在压实力度、辊压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干法电极技术解决了溶剂易腐蚀硫化物和溶剂分子残留问题,与未来固态电池的技术路径匹配度更高。 固态电池市场前景广阔,负极材料变革或带来新增设备需求。固态电池具有无电解液泄漏、高温性能好等特性,是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达到约200亿元。固态电池与传统电池主要在于负极材料及电解质变化,按电解质分可分为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种技术路线。负极由传统石墨变更为石墨、合金负极(si、in、sn)、金属锂负极和无负极等四种,技术路线大大丰富。反观设备端,由于最终量产技术路线尚未确定,设备仍有较大变数,我们认为补锂、锂带压延设备或成固态电池设备新增量。 锂电辊压环节细分龙头,率先布局干法与固态电池设备 公司辊压设备市占率领先,绑定行业头部客户。公司2022年在国内锂电辊压设备行业市占率排名第一,市占率为23.4%;且产品参数处于行业第一梯队,部分重要指标辊面温度均匀性领先市场。公司客户结构优异,2023h1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公司收入87%,行业头部客户认可亦是公司设备性能优异的有力佐证。 发力干法、固态一体化设备,公司成长空间广阔。干法工艺方面,2023年7月,公司与清研电子合资成立子公司清研纳科,分别发挥双方锂电设备制造与材料研究优势。截至2024年11月,公司已陆续向客户交付十多套干法电极设备。固态电池方面,2024年10月公司与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签署《科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公司已陆续推出了高精度锂带压延、负极补锂、材料覆合一体机等多款设备。我们认为随着干法电极、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加速,相关设备有望打开公司远期成长空间。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锂电辊压设备行业龙头,同时公司前瞻布局干法电极与固态电池设备,从传统辊压设备拓展至锂电其它环节设备,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4/2.4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7/26.4/2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集中度高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1.深耕电池辊压装备,业绩呈高增长态势 1.1发展历程&主营业务 公司是行业领先辊压机制造商,客户包含国内外多个知名企业。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行业领先的辊压机制造商,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新能源电池的极片辊压机及其他用途(如高分子材料、碳纤维、粉末冶金、贵金属压延等)辊压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3年公司获得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的“2022年度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武汉楚能、亿纬锂能、远景动力、松下、日立等国内外知名电池生产企业及电池应用厂商,市场区域覆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表1:公司发展历史沿革 实控人&主要股东:截至2024年三季报,付建新、穆吉峰和耿建华合计持有公司28.86%的股份,共同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且为一致行动人。三人均曾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任职,目前由付建新担任纳科诺尔董事长职位。 图表2:公司主要股东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为辊压机设备,2023年收入占比达92%。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属贵重、大型生产设备,主要服务于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根据公司2023年报,公司辊压机设备收入占比为91.89%,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图表3:2023年公司各项业务营收占比(%) 公司下游包括锂电领域和非锂电领域。在锂电池行业,公司设备分为实验室系列、量产系列、超电专用系列、干法专用系列,其量产系列用于大批量中、高速锂电池极片辊压;在非锂电行业,例如公司粉末辊压成卷轧机,可将无机物颗粒(芳纶类、塑料颗粒)、金属颗粒(铜粉、银粉、不锈钢粉)、碳粉、特殊高分子颗粒等颗粒状产品经过高温多层轧制出辊制成连续状物料,最终的产品可应用于高导热产品、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图表4:公司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 1.2受益国内锂电产业快速发展,近年公司业绩高增 公司业绩水平于2022年高增,2024全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受益国内锂电产业快速发展,公司业绩在2021年后高速增长。2022与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25%、25.03%,达7.56、9.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4.60%、9.33%,达1.13、1.24亿元。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19.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29.96%,2024全年业绩仍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增长态势。 图表5:2012年-202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亿元) 图表6:2012年-2024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公司利润率趋于稳定,费用率控制良好。自2020年大幅波动后,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整体呈回升态势,2024q3毛利率为26.59%,净利率为17.64%,净利润率为历史最高水平。费用率方面,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整体呈降低趋势,2023年公司综合费用率为7.5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费用率为5.27%。 图表7:2012年-2024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 图表8:2012年-2024前三季度公司费用率(%) 2.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前景广阔,干法与固态有望成为主流技 术 2.1国内锂电企业布局加快,辊压设备市场将持续扩大 我国锂电池出货率持续提升,动力电池为主要增长点。近年来,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不断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887.4gwh,同比增长34.3%,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73.8%,出货量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预计将达1150gwh,其中由于新能源终端市场增长超预期,带动国内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增长,2024年动力锂电池有望成为锂电池主要增长点。 图表9:2019年-2024e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gwh) 国内锂电企业加快海内外布局,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70.1%; 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元。 国内方面: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加速,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产能为2,200gwh,超过2021年产能的4倍以上,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电池落地产能将达2,900gwh,2021-2025e产能cagr为59.33%。 海外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锂电产业链的优质企业已逐步进入日本、韩国及欧洲等海外电池企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中国锂电池龙头企业相继在亚洲、欧洲等海外地区建厂布局,从而带动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快速增长。 图表10:中国锂电池产能及预测(gwh) 图表11: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锂电池制作工艺复杂,需求设备种类众多。锂电池制作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前段制片环节、中段装配环节、后段测试环节。 制片环节:主要包括制浆、涂布、辊压、分切、制片等工序,是锂电池制造的基础,因此对极片制造设备的性能、精度、稳定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能等有着很高的要求,主要设备包括上料系统、制浆机、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及制片机。 电芯装配环节:主要包括模切、卷绕或叠片、电芯预封装(入壳、焊接、干燥等)、注电解液、封口等工序,对精度、效率、一致性要求较高,主要设备包括模切机、卷绕/叠片机、入壳机、烘干机、注液机及焊接机。 测试阶段:主要包括电芯化成、分容、分选等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化成机、分容机。 图表12:锂电池制作工艺流程 前段设备占锂电设备市场44%,市场规模占比最高。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我国锂电设备前段、中段、后段设备市场占比分别为44.05%、35.71%、20.24%。辊压是前端制片的环节之一,是将涂布并烘干到一定程度的锂电池极片进行压实的工艺过程。目前国内外锂电池厂家均使用二辊辊压机辊压极片,双辊压机是由两个铸钢压实辊以及电机和传动轴组成。 辊压影响电池容量、循环等性能。辊压工艺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内阻、安全性、一致性等性能,也对后续工艺生产流程(分模切、卷绕、封装和注液化成等)有一定影响,因此工艺重点在于控制好压实密度和极片的反弹比例,增强极片的柔韧性等。 图表13:2021年中国各段设备占比 图表14:极片轧制生产线 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将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60亿元。得益于国内锂电池需求上升,电池企业加速扩产,带动国内锂电辊压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同时中国锂电池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逐步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且逐步进入海外供应链体系,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预计将持续扩大。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达32亿元,同比增长77.8%;预计至2025年预计将达到60亿元,2019-2025年预计cagr为39.05%。 图表15: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2.2干法电极有望取代传统湿法工艺,自支撑膜制造设备带来全新市场空间 传统湿法电极工艺存在能源消耗较多、污染较高等问题。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储能装置的性能。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湿法浆料涂覆工艺制造电极,存在能源消耗较高、成本和环境污染高、电极分层等问题。 能源浪费:2017年,karl-heinzpettinger统计得到每年生产100万个锂离子电池(20.5ah,3.7v)的产线,湿法涂敷和随后的干燥过程需要的能源消耗约占电池制作总能源的51%。 环境污染高:电极浆料混合过程需要使用大量n-甲基-2-吡咯烷酮(nmp),它非常昂贵而且有毒。因此,在大规模生产的干燥过程中,必须建立回收装置来收集和再处理蒸发的nmp。 电极分层: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结剂和导电剂会由于毛细作用扩散到电极表面附近并形成团聚,而活性材料会沉淀。这会导致电极分层,从而损害电极中导电网络的构建,并降低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电极厚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