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专题2025年03月16日 【宏观专题】 “特朗普制造美国衰退”叙事靠谱吗? 个角度的客观数据观察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887 邮箱:zhangyu3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8090001 证券分析师:夏雪 邮箱:xiaxue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4070004 相关研究报告 《居民存款搬家与央行宽松的“跷跷板”》 20250305 《【华创宏观】跨境资本净流出扩大,内资流出达四年以来最高水平2024年q3跨境资本季度跟踪》 20250305 《【华创宏观】31省预算观察:目标、预期、力度》 20250219 《【华创宏观】收储,启动?》 20250217 《【华创宏观】美欧央行分化加大,强美元暂难缓解全球货币转向跟踪第6期》 20250213 核心观点:近期市场上出现了关于“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的讨论,引发我们的思考:仅从表层逻辑上讲,若任职总统党派有更换,新政府“控制”经济表现“先抑后扬”或利于自党连任(只需要把前期经济的差归咎于上一任干得 不好,把后期经济的好归功于自身努力)。为了验证该逻辑是否有表观数据支撑,本文统计1790年以来58次大选情况,有如下发现: 1、严谨的统计意义上来讲,党派切换后新上任政党先压低经济再抬升经济的情形并不显著。 2、只观察总统党派切换与否的数据对比,似乎也不支持该逻辑。党派切换模式下,大选年经济增速通常是低点,随后逐渐走高;而党派无切换模式下,往往是大选当年经济增速居高,随后逐渐走弱。 3、对比不同党派切换方向,似乎共和党任下经济或呈现一定的“先抑后扬”特征(比民主党明显)。由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以后,经济增速前低后高的差值相对更加明显,特别是大选后第二年至第三年经济出现小高峰。 4、反向观察所谓“先压低再抬升”经济增速的模式能否有利于政党连任,似乎不能支持该逻辑。对于连任而言,经济增速是否“先低”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个大选年(t4)经济增速不能差。换言之,选民感受的可能不是增 速差,而是当年的增速本身。 5、用非国防类自由裁量财政支出增速替换gdp增速观察,似乎相对符合该逻辑的是,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总统模式下,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先低后高的特征相对更为突出,大选后第二年(t2)形成低点。 主要观点 前言: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 近期海外市场上出现了关于“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的讨论,如,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trapsreport创始人larrymcdonald称:“他们(指特朗普团队)需要一场经济衰退,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利率并延长债务期限。” 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先不探讨“特朗普制造美国衰退”叙事的实操可行性问题,仅从表层逻辑来看,若任职总统党派有更换,新政府“控制”经济表现“先抑后扬”似乎有一定道理只需要把前期经济的差归咎于上一任干得不好,把后期经济的好归功于自身努力。那么客观数据是否具有类似规律呢?即,总统政党轮替后的一个任期,经济表现倾向于先低后高。正文从个角度予以观察: 政党更迭后会用经济“短痛”换“长赢”吗?角度数据观察 (一)样本区间:全样本包括1790年以来美国58次大选情况(2024年大选因为缺乏新总统上台后的经济数据,暂不考虑)。 (二)角度数据观察 1、角度一:统计差异显著吗? 方法:检验原假设:总统党派切换后,经济增速t1经济增速t且经济增速 t2经济增速t1。(注:t表示大选年)。 结论:不显著。1790年以来58次选举中,有25次发生了总统党派切换,其中同时满足经济增速t1经济增速t且经济增速t2经济增速t1仅有10次,占比40,或意味着该模式的发生类似于“抛硬币”的概率,完全随机 虽然从较为严谨的统计检验角度无法论证政党切换后经济增速“先抑后扬”模式的成立,但我们还可以观察表观数据模式是不是倾向于一定规律,详见下文四个角度: 2、角度二:党派切换与否经济增速均值差异 方法:对比总统党派切换与否两种情形下,大选年及其后四年(一整个总统任期)经济增速均值的差异。 结论:党派切换模式下,大选年经济增速通常是低点,随后逐渐走高;而党派无切换模式下,往往是大选当年经济增速是高点,随后逐渐走弱。背后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正是因为大选当年经济不差,党派才相对易取得连任;也正是因 为大选当年经济表现疲弱,总统原属党派才相对难继续入主白宫。 3、角度三:不同党派切换方向有区别吗? 方法:观察总统党派有所切换的情形,进一步对比党派切换两种方向情形下,大选年及其后四年经济增速均值差异。 结论:全样本来看,由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总统以后,经济增速前低后高的差值相对更加明显,特别是大选后第二年至第三年经济出现小高峰;而由共和党切换向民主党总统以后,经济增速相对倾向于稳步小幅抬升。 4、角度四:党派切换后是否连任有区别吗? 思路:反向思考,论证所谓“先压低再抬升”经济增速的模式能否有利于政党连任。 方法:在大选年(t)党派切换、新政党上台情形下,进一步观察下一个大选年 (t4)该政党是否连任,按照连任与否比较经济增速均值。同时进一步区分 共和党民主党,并比较不同情形gdp增速均值。 结论:对于连任而言,经济增速是否“先低”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个大选年(t4)经济增速不能差。换言之,选民感受的可能不是增速差,而是当年的增速本身。 首先可以发现,政党切换后上台的政党取得连任的概率相对更高(1218)。其次,上台政党能否连任,关键区别在于大选后第四年(t4)、也是下一个大选年经济增速是否大幅回落。再次,区别政党来看,政党切换后,共和党取得连任的情形发生次数(79)高于民主党(59)。最后,似乎对于共和党而言,任期最后一年(t4)经济即使略微回落,也能取得连任,而民主党任期最后一年 (t4)经济若回落,则难以取得连任。仅从数据表观模式上来说,这可能与前两年(t1t2年)共和党任职情形下经济增速平均水平高于民主党任职情形有关。 5、角度:财政支出增速是否有明显差异? 思路:考虑到我们更加关心的是政党的意图,而gdp增速只是多因素干预下的最终结果,用非国防类自由裁量财政支出(即美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以外的非法定义务部分)增速可能更加合适。 方法:对比党派切换与否两种情形、以及党派切换情形下两种切换方向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均值的差异。 结论:一是,无党派切换模式下,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倾向于逐年提高;而有党派切换模式,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先下滑,然后到大选后第四年 (t4)也即下一个大选年有所抬升。二是,区分不同党派切换方向来看,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总统模式下,非国防类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先低后高的特征相对更为突出,大选后第二年(t2)形成低点;而共和党切换向民主党模式下,非国防类自由财政支出增速(剔除2008年)的表现则相对较为平稳。 风险提示:影响经济增速的因素有很多,上述数据只能展示客观数据情况,不能代表经济增速与政党切换的因果关系;即使影响经济的主因就是政府措施,那体现在经济增速上的前后高低差也有可能是因为政策推进速度差异;样本容 量有限。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回应市场关切的热点话题“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梳理1790年以来美国 58次大选及对应经济增速模式的规律,从客观数据规律角度给予一定启发。 投资逻辑 对于市场上关于“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的讨论,我们选择先不探讨该叙事的实操可行性问题,仅从客观数据出发观察是否体现类似规律总统政党轮替后的一个任期,经济表现倾向于先低后高。我们的探讨包括统计检验及表观数据变化的一般规律总结,结果发现: 1、严谨的统计意义上来讲,党派切换后新上任政党先压低经济再抬升经济的情形并不显著。 2、只观察总统党派切换与否的数据对比,似乎也不支持该逻辑。党派切换模式下,大选年经济增速通常是低点,随后逐渐走高;而党派无切换模式下,往往是大选当年经济增速居高,随后逐渐走弱。 3、对比不同党派切换方向,似乎共和党任下经济或呈现一定的“先抑后扬”特征(比民主党明显)。由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以后,经济增速前低后高的差值相对更加明显,特别是大选后第二年至第三年经济出现小高峰。 4、反向观察所谓“先压低再抬升”经济增速的模式能否有利于政党连任,似乎不能支持该逻辑。对于连任而言,经济增速是否“先低”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个大选年(t4)经济增速不能差。换言之,选民感受的可能不 是增速差,而是当年的增速本身。 5、用非国防类自由裁量财政支出增速替换gdp增速观察,似乎相对符合该逻辑的是,民主党切换向共和党总统模式下,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先低后高的特征相对更为突出,大选后第二年(t2)形成低点。 目录 前言: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6 政党更迭后会用经济“短痛”换“长赢”吗?角度数据观察6 (一)样本区间6 (二)角度数据观察8 1、角度一:统计差异显著吗?8 2、角度二:党派切换与否经济增速均值差异8 3、角度三:不同党派切换方向有区别吗?9 4、角度四:党派切换后是否连任有区别吗?10 5、角度:财政支出增速是否有明显差异?11 (三)风险因素12 图表目录 图表11790年以来美国各大选年获胜总统情况7 图表2符合角度一条件的选举结果次数8 图表3总统党派是否切换与大选后四年经济增速对比9 图表4党派切换情形全样本(gdp增速单位为)9 图表5不同党派切换方向下经济增长模式差异10 图表61860年以来党派切换情形全样本(18次)10 图表7党派切换后上台政党是否连任:经济表现11 图表8不同党派切换方向下上台政党是否连任:经济表现11 图表9党派切换情形下,上台政党是否连任:全样本11 图表10党派是否切换:自由裁量支出增速均值12 图表11不同党派切换方向下自由裁量财政支出增速均值12 前言: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 近期海外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讨论“特朗普要制造美国衰退”,如,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trapsreport创始人larrymcdonald称:“他们(指特朗普团队)需要一场经济衰退,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利率并延长债务期限。”1 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先不探讨“制造美国衰退”叙事的实操可行性问题,仅从表层逻辑来看,若任职总统党派有更换,新政府“控制”经济表现“先抑后扬”似乎有一定道理如果大选后任职总统的党派发生变化,那么新总统或可在任期前段“压制”经济、任期后段“抬升”经济,把前段经济表现差归咎于对面政党留下烂摊子,后段经济表现好归功于自身政党努力扫清障碍,为下一次大选本党总统连任做准备。 那么客观数据是否具有类似规律呢?即,总统政党轮替后的一个任期,经济表现倾向于先低后高。我们提出以下5个观察角度。特别强调,本文仅梳理客观数据情况,由于样本量有限,数据呈现出的规律可能是有偏的,需要谨慎参考。 政党更迭后会用经济“短痛”换“长赢”吗?角度数据观察 (一)样本区间 全样本包括1790年以来美国58次大选情况(2024年大选因为缺乏新总统上台后的经济数据,暂不考虑)。考虑到过早的数据可能和当下经济政治演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下文分析中我们会同时观察短样本(1930年2024年)和全样本(1790年2024年)。 1华尔街见闻,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2230 图表11790年以来美国各大选年获胜总统情况 资料来源:millercenter,theamericanpresidencyproject,华创证券整理 (二)角度数据观察 1、角度一:统计差异显著吗? 角度一:统计检验。总统党派切换后,第一年经济增速走低、第二年增速走高规律是否成立。 方法:检验原假设:总统党派切换后,经济增速t1经济增速t且经济增速t2经济增速t1。(注:t表示大选年)。 结论:统计检验不显著。从数据来看,1790年以来58次选举中,有25次发生了总统党派切换,其中同时满足经济增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