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市场研读| 2025/04 观点摘要 现阶段智能座舱显示的发展热点聚焦于创新显示技术与用户体验的提升。关键趋势包括大屏化与超高清化、ar-hud普及、柔性显示应用深化、多屏联动与智能交互、个性化产品创新升级、3d技术应用拓展等。特别地,随着智能化需求的增长,智能座舱显示各供应层级间的合作形态趋于细分、交叉与耦合,出现了tier 1.5等新角色,其提供的定制化方案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报告将重点梳理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的基础背景、细分产品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将会回答的关键问题包括:1)智能座舱显示包括哪些细分产品?各细分产品的搭载情况如何?2)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的市场空间有多大?主要市场参与者有哪些?竞争格局如何? 智能座舱显示的细分产品众多,目前中控屏和仪表屏已成为大部分车型的前装标配产品 智能座舱显示除了中控屏和仪表屏等传统车载显示产品,还衍生出了hud、副驾屏、后排娱乐屏等新兴产品,在增强环境感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娱乐和信息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各产品的前装标配渗透率来看,2024年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屏的渗透率均超75%,而hud、副驾屏、后排娱乐屏等新兴产品的渗透率不足15%。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和国内外智能座舱显示供应商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以及各智能座舱显示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等驱动因素影响下,预计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中国的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增速要快于全球,主要可能是国家战略支持、本土品牌供应商技术创新活跃,全球市场竞争力较强等方面原因。 tier1.5等新角色出现,通过提供定制化方案支持主机厂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新智能汽车时代,汽车智能座舱显示的供应链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供应层级间的合作形态趋于细分、交叉与耦合,其中tier1.5介于tier1和tier2之间,主要为tier1提供定制化的显示模组。 而在智能座舱显示行业中,定制化产品设计与制造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具备重要价值。目前智能座舱显示标准品仍是市场主流应用产品,市场占比约达70%,而定制品占30%,其中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比例小于10%。但预计未来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渗透率提升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驱动等因素影响下,定制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座舱显示定义与分类 智能座舱显示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用于呈现各种信息的显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它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向驾驶员和乘客传递车辆状态、导航指引、娱乐内容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按照位置分布及功能不同,智能座舱显示主要可分为中控屏、仪表屏、hud、副驾屏、后排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等多种产品。 其中,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中,中控屏和仪表屏等传统车载显示产品的前装标配渗透率较高,2024年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屏的渗透率分别为95.5%和76.2%;而hud、副驾屏、后排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等新兴车载显示产品的市场应用普及率相对较低,2024年这些新兴车载显示产品的渗透率均不足15%。 中国乘用车主要智能座舱显示产品前装标配渗透率,2022-2024年 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从ces2025展示的智能座舱显示前沿技术可以发现,智能座舱显示呈现大屏化与超高清化、ar-hud普及、柔性显示应用深化、多屏联动与智能交互、个性化产品创新升级、3d技术应用拓展的发展趋势。 大屏化与超高清化:大屏化体现在中控屏、仪表盘和娱乐屏尺寸不断增大,甚至出现一体化贯穿屏设计;超高清化则表现为4k、8k分辨率的普及,配合hdr、广色域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更细腻、逼真的显示效果。 ar-hud普及:目未来随着lcos和dlp等投影技术不断进步,ar-hud的核心技术如高亮度显示、精准投影和实时数据处理也逐步成熟,推动ar-hud的应用成本趋于下降,从而提高了ar-hud在中高端车型中的应用普及率。 柔性显示应用深化:但目前柔性amoled屏幕仍面临着技术复杂度高、成本高昂等挑战,暂未搭载上车。未来随着柔性amoled曲面屏技术进步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其在座舱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多屏联动与智能交互:随着5g、ai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多屏联动与智能交互将支持更多个性化设置、场景化推荐和沉浸式娱乐功能。 个性化产品创新升级:未来随着柔性显示、微型驱动和智能材料技术持续进步,滑移显示和隐藏显示等个性化产品搭载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座舱科技感与功能性的多重需求。 3d技术应用拓展:未来随着3d显示在分辨率、视角范围等性能技术上不断更新迭代,其技术成本将持续优化,推动其在座舱娱乐、导航及安全辅助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ces2025智能座舱显示部分前沿技术梳理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完整版登录www.leadleo.com 搜索《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座舱显示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1)全球及中国汽车销量增加;2)大屏化和联屏化提升单车搭载价值;3)hud拓展细分市场应用。 全球及中国汽车销量(万辆),2020-2024 全球及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直接带动智能座舱显示市场需求上升。2020-2024年全球和中国汽车销量分别从7,803万辆和2,531万辆增长至9,060万辆和3,144万辆,cagr分别达3.8%和5.6%,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销量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的持续攀升将推动中控屏、液晶仪表屏、hud等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的装机量快速增加。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以及汽车智能化趋势深化,汽车销量的增长将为智能座舱显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乘用车标配中控屏尺寸及布局占比,2023-2024 从中控屏的尺寸和布局来看,2023-2024年10英寸以上屏幕占比从74%上升至86%,而10英寸以下屏幕占比从26%下降至14%;传统双屏布局从76%下降至73%,贯穿一体屏布局和含副驾三屏水 平布局等创新布局设计从13%上升至18%。 由此可见,中控屏的大屏化和联屏化趋势明显。由于大屏化和联屏化设计对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要求更高,如联屏系统需要更强的芯片算力支持多任务执行等,技术溢价将推动智能座舱显示产品单车搭载价值提升。 中国乘用车标配hud占比,2023-2024 hu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其渗透率的提升将直接推动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扩张。从2024年1-8月中国乘用车标配hud的搭载情况来看,30万以下和30万以上车型分别占比55%和45%,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和下降12%,表明hud加速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就hud类型来看,ar-hud正逐步挤占c-hud和w-hud等传统hud的市场份 额,将有望带动hud单车搭载价值提升。 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规模(1/5) 在全球汽车保有量及销量持续增长、国内外智能座舱显示供应商技术不断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在全球汽车保有量及销量持续增长、国内外智能座舱显示供应商技术不断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从82.9亿美元增长至105.9亿美元,cagr达8.5%;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从47.2亿美元增长至63.6亿美元,cagr达10.45%,增速快于全球市场,主要可能是国家战略支持、本土品牌供应商技术创新活跃,全球市场竞争力较强等方面原因。 未来,伴随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持续发展及各智能座舱显示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预计2025-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将从119.7亿美元增长至222.6亿美元,cagr达13.21%;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将从73亿美元增长至146.9亿美元,cagr达15.01%。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市场规模(按出货量口径),2021-2030e 完整版登录www.leadleo.com 搜索《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规模(2/5) 智能座舱显示各细分赛道的市场规模增速呈现差异化特征;未来在智能座舱显示大尺寸化、多屏化、ar-hud技术稳步推进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不同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的市场规模将维持较高增速。 智能座舱显示各细分赛道的市场规模增速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仪表屏和中控屏作为核心显示设备,2021-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从24.6亿美元和52.8亿美元增长至31亿美元和66.5亿美元,cagr分别达8.01%和 7.99%;hud由于技术尚未成熟,市场规模增速缓慢,2021-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1.4亿美元增长至1.6亿美元,cagr达4.55%;而随着副驾屏、后排娱乐屏、吸顶屏等新兴显示屏的市场关注度愈渐提高,其市场也逐 步开始得到拓展,2021-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4.1亿美元增长至6.9亿美元,cagr达18.95%。 未来,在智能座舱显示大尺寸化、多屏化、仪表屏数字化转型加速、hud技术成熟、ar-hud技术稳步推进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不同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的市场规模将维持较高增速,预计2025-2030年全球仪表屏、中控屏和hud的市场规模将分别从36.1亿美元、73.3亿美元和1.9亿美元增长至77.6亿美元、118.8亿美元和5亿美元,cagr分别达16.54%、10.14%和21.35%。 全球智能座舱显示主要细分赛道市场规模(按出货量口径),2021-2030e 完整版登录www.leadleo.com 搜索《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规模(3/5) 伴随用户对驾驶体验和车内空间功能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座舱显示逐步从单一的信息显示设备演变为高度个性化的交互平台,相应地带动智能座舱显示定制品市场规模较快增长。 伴随用户对驾驶体验和车内空间功能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座舱显示逐步从单一的信息显示设备演变为高度个性化的交互平台,相应地对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的定制化需求也愈渐增加,如出现异形屏和曲面屏等创新屏幕形态、配合下游整车厂提供适配的显示尺寸和显示技术等。 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定制品和标准品的市场规模分别从21.6亿美元和61.3亿美元增长至31.9亿美元和74.1亿美元,cagr分别达13.88%和6.53%。 未来,智能座舱显示的定制化程度将不断深化,预计2025-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定制品和标准品的市场规模将分别从38.9亿美元和80.8亿美元增长至106.3亿美元和116.3亿美元,cagr分别达22.27%和7.56%。 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基于是否定制化的市场规模(按出货量口径),2021-2030e 完整版登录www.leadleo.com 搜索《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市场规模(4/5) 目前,lcd作为传统的智能座舱显示主流技术,凭借成本优势和成熟工艺仍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随着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逐步增加,其在车载市场中的规模增速将趋缓。 目前,lcd作为传统的智能座舱显示主流技术,凭借成本优势和成熟工艺仍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随着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逐步增加,将持续挤占lcd的市场份额。2021-2024年全球 lcd、oled和mini led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的市场规模分别从78.7亿美元、1.7亿美元和2.5亿美元增长至84.8亿美元、5.3亿美元和15.9亿美元,cagr分别达2.52%、46.09%和85.28%。由此可见,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导致不同技术路径下智能座舱显示的市场规模增速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