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报告 毕马威创见不同·智启未来 中国便利店作为零售行业中的一种小型业态,从萌芽到如今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很精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眼望去,便利店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在这条时间的道路上压出了一道深深的车辙。作为以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为主的零售业态,它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每一位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以其时间便利、距离便利、购物便利、服务便利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着24小时不间断的温暖服务。 协会这些年一直非常关注便利店业态的发展。通过今年的调查发现,便利店业态依然保持着扩张态势,多数企业都实现了销售额和门店数量的双增长。然而,我们也注意到,门店的经营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另外,我们还发现零食折扣店的快速发展对便利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分流了一部分消费者,而且在相同品类上其价格优势也对门店销售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个全新的发展周期里,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便利店如何破局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今年,协会与毕马威中国继续合作,携手发布《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为便利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与趋势研判,希望报告能给业内同仁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再次感谢所有参与行业调查的便利店企业!感谢毕马威团队的大力支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便利店行业的发展未来可期!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顺利达成,四季度以来消费支撑作用逐渐修复 增量政策效果显现:2024年9月末政府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显现,四季度居民消费、政府投资止跌回升,2024年我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7%。 年末“抢出口”活动:在年末企业“抢出口”活动带动下,四季度出口表现在高基数下延续强劲。 最终消费支出依然是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及高杠杆率影响,全年对实际gdp增速的贡献率较2023年显著下降至44.5%。 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缓解居民负担,楼市与股市企稳带动财富修复,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自2024年9月起,消费动能逐步回暖,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2025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支撑消费复苏,情绪经济赋能新赛道(续) 以旧换新支撑消费复苏,情绪经济赋能新赛道(续) 便利店起源于美国连锁模式,日系便利店后来居上并逐渐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便利店是经济发展和城市高度化发展的产物。美国便利店是全球便利店的起源,诞生于1946年,并在之后逐渐形成24小时运营和连锁经营模式,出海至加拿大、墨西哥等地。1974年,日本商超企业与美国企业合作,顺利引进便利店的产业模式,并在1991年,以日本某便利店寡头收购母公司为重要标志,日本便利店逐渐占据全球主导位置。 数据显示,当人均gdp达2,000-3,000美元时,便利店进入导入阶段;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便利店进入快速成长期;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一个发展的拐点。目前日本便利店和中国便利店均进入了拐点期,正通过多种形式寻找二次增长机会。 图2.1日本人均gdp情况和便利店发展阶段,美元 图2.2中国人均gdp情况和便利店发展阶段,美元 1985-2004 日本便利店以成熟的供应链经验和优秀的本地化能力,多途径布局海外新兴市场 当日本国内市场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水平,市场饱和度也比较高,众多日本便利店品牌积极扩张至海外。以东南亚国家为例,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了2,000美元,成为日本各大便利店品牌争抢的新兴市场。基于国土辽阔和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中国便利店在跨区域扩张时候仍遇到许多困难,由此可以借鉴日本便利店在跨区域、跨文化扩张时期的实践经验。 图2.3东南亚各国(剔除新加坡和文莱)人均gdp情况,美元 10组数据看2024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变与不变 ccfa 2024年便利店企业调查 本章节的调查数据是基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74家便利店企业(含石油系)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对市场规模、利润率、商品结构、会员体系以及零售新业态等方面做了定量分析。 2024年便利店业态普遍面临客流减少和客单价下降的双重压力,单店单日营收轻微下滑,单日销售额为4,634.0元 从商品品类销售贡献看,香烟商品、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同比2023年分别提升1.3%和0.7%,鲜食、咖啡销售占比略有下降 图2.8样本企业各品类销售占比,% 2024年,样本企业毛利率提升0.5%,但净利率与上一年持平,人工成本、租金成本占比的下降提升便利店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4年,便利店企业人事费用率整体下降0.4%,基层员工薪酬增长率略高于管 图2.11样本企业人力资源投入 图2.12样本企业流失率与用工情况 图2.13样本企业灵活用工比例 便利店企业培训成本占比与2023年持平,人均培训时长同比下降近2.6小时; 人效较高的企业人均培训时长高于人效较低的企业 图2.14样本企业培训投入水平 图2.15样本企业平均人效,元/人/天 图2.16样本企业人效排名与培训时长 2024年便利店品牌加码布局即时零售,近4成企业开通即时零售业务,销售占比较上一年大幅上升11.4%。超过25%企业已设置或计划设置前置仓;积极拥抱24小时云值守技术,成为企业扩宽服务半径和延长经营时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2024年全国便利店企业门店数量前十品牌门店规模呈正增长,各大品牌以快速扩张的门店数量展现出其强大的市场渗透力与品牌影响力 图2.21 2024年全国便利店企业门店数量前十,个 受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单店营收被分流,2024年便利店企业平均坪效为55.9元/平方米/天,相较2023年水平下降7.1%。大型企业与腰尾部品牌日均坪效差距存在扩大迹象 图2.22 从营业时间内的销售贡献来看,上午10点至夜间22点仍旧为便利店消费的最主要时段,占比与2023年基本持平 图2.23样本企业不同时间段的收入贡献,% 2024年便利店行业仍保持扩张态势,但门店数增加的企业占比下降。随着24小时门店数量的增加,社区型门店已成为重要的消费渠道 便利店的个性化运营和专属权益等会员体系拉动商品的销量,会员3年内的客单价年均增长2.0%,而非会员仅增长0.3%,品牌应更加强化会员运营与复购 消费者理性回归,对产品性价比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便利店打破“自有品牌=低价替代”刻板印象,打造“低价高质”的新标签,重塑消费者认知 理性决策重回消费者视线,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低价或品牌溢价,更注重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以“低价 高质”的策略打造爆品,锚定消 以“高品质”打造自有品牌 低价:定价低于乳品业普遍标准,从定 感性决策成为消费决策中的重要一环,消费者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便利店通过加强自有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感连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价值需求 #上班族#自有品牌鲜奶 鲜食/三明治早餐套餐 满足基本的生活场景需求高频易耗产品 #健身党#沙拉 坚果包 低糖饮品能量补充包 #广东#腐乳拿铁#烧鹅便当#腊味饭团 从刚需产品自然延展到更具差异化的产品 #苏州#老字号联名#苏式经典糖粥#酱鸭饭 刚需产品×情绪价值,让产品变成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解决方案 #加班#加班后的元气饭#深夜能量补给区 “人气产品 ip联动”的情感溢价 #人气ip#波吉包装的蛋糕#吉卜力联名茶包 #季节限定#春日限定樱花#冬季限定草莓 时节即商机,让每个节日成为流量收割机 #一日五餐#下午茶—蛋糕#宵夜—啤酒 信息来源:《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公开渠道资料整理,毕马威分析 市场需求 差异化价值,便利店探索温度带与鲜度的错位竞争,打造自有品牌大单品 各类目乳制品的市场份额变化 消费者对于地方风味食品的消费心智 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某本土便利店围绕“一日五餐”开发低温“成瘾类” 某本土便利店根据地域饮食习惯打造鲜食产品,引进其他地域爆品,优化产 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品结构,打造1 1>2的效果 搭配店内包子或三明治等鲜食产品出售 进一步强化便利店独有的“便利性”特质 饭团便当面包甜点轻食… 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客群范围 信息来源:《小红书食品饮料行业洞察报告》,公开渠道资料整理,毕马威分析 消费者对餐饮消费愈加谨慎理性,便利店餐饮化转型需更重视产品的刚需性价比与质价比 近年来,便利店业态鲜食零售化已成为餐饮渠道的竞争对手之一,随着消费者在餐饮消费上愈加理性,质价比已成为餐食业态的市场主流。数据显示,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下降了18.7%。对于2025年的餐饮支出预期,超过五成的消费者表示消费支出将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此外,小吃快餐和饮品的人均消费也有所下滑。因此,便利店餐饮化转型需要更加重视产品的刚需性价比与质价比。 图3.1 图3.2 图3.3 便利店品牌探索“便利店 食堂”模式,以促进餐饮业务的内生式增长 本土便利店引入咖啡和烘焙等餐饮业态,积极探索跨界深度合作,实现内外融合,共生共赢 本土便利店同时引入咖啡和现烤烘焙两种餐饮业态,三方围绕便利店场景探索“便利店 ”的模式,开展门店联营,合作后可实现供应链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费体验,并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市场拓展和资源整合方式。 引入“便利店 餐饮业态”,构建覆盖全场景的产品矩阵,强化质价比优势 零食折扣店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零售市场,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进一步挤压便利店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与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升。理性消费趋势的兴起、库存压力的增加以及线下运营成本的持续下行,成为当前折扣零售业态蓬勃发展的驱动因素。零食折扣店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由于其与便利店在门店规模、选址策略、目标消费群体以及核心销售品类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零食折扣店凭借自身优势承接了便利店所流失的市场份额。 折扣店高效率实现低成本 多层级经销渠道 整体渠道加价率:~50% 零食折扣店直接与厂商合作,通过现金采购,凭借货到付款的0账期模式,取得了绝对的议价权,压缩层级实现更低的拿货成本,零食折扣品牌能够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缩短供应链环节,减少中间费用 零食折扣店盈利模式主要依赖薄利多销,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叠加强运营能力,保证门店高坪效 其次依赖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保证产品极高性价比、降低损耗率 “高性价”满足多维客户价值 量贩品牌供货毛利率5-10% 零食折扣店采用“硬折扣 软折扣”的组合策略,以极低的价格直接降低消费者的购物门槛。对于注重性价比的消费群体,零食折扣店不仅提供低廉的价格,还通过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对品质与价格平衡的追求 信息来源:《零食量贩行业报告:渠道变革正当时,两强引领行业整合》,公开渠道资料整理,毕马威分析 以前置仓为核心的新渠道为业态的更新升级带来全新的机遇和选择,叠加自有品牌的品类扩张和价格优势,仓店一体模式或成重要增量 随着“即时零售”模式的深化发展,多数线下便利店门店的“外卖订单”数量持续扩大,线上更长尾、更丰富的消费需求,促使以服务线上用户为主的“前置仓”门店模式的出现。刚性化需求的增长,消费时段的增加,使得前置仓的选址布局更优化。 重塑即时零售布局与革新 前置仓频获政策面扶持 “即看、即点、即买、即得”需求 24小时全时段运营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便利店服务半径的局限,将服务半径拓展至周边的5-10公里 信息来源:2024美团即时零售大会,公开渠道资料整理,毕马威分析 以前置仓为核心的新渠道为业态的更新升级带来全新的机遇和选择,叠加自有品牌的品类扩张和价格优势,仓店一体模式或成重要增量(续) 某本土便利店前置仓 自有品牌布局 用品等多种商品类别的存储需求 通过优化库存管理、提升拣选效率和加强供应链协同,显著提高商品周转率 自有品牌的垂直